8月初,在河源市和平縣大壩鎮(zhèn)湯湖農場,百畝豇豆進入采收尾聲,工人在拔除藤蔓,準備第二季豇豆的種植。寬闊的農田與遠處翠綠的群山輝映。誰能想到,腳下這片土地在10多年前還是撂荒地。
去年8月,和平縣入選廣東省“社村”合作試點縣,開啟了一場以供銷網絡嫁接農村土地資源的變革。
和平縣將絲苗米、蔬果作為主導產業(yè),圍繞土地撂荒、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、農民增收等問題,創(chuàng)新構建“規(guī)?;鬓D復耕+社會化服務管理+市場化運營交易”協(xié)同機制,推動供銷社的技術、渠道與農村的土地、勞動力深度融合。一年間,全縣盤活撂荒地7329畝,帶動村集體增收超500萬元,為推進“百縣千鎮(zhèn)萬村高質量發(fā)展工程”、實現(xiàn)農業(yè)農村現(xiàn)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。
“小田”變“大田”
撂荒地上搞起“社村”合作
湯湖村地處和平縣大壩鎮(zhèn)北部,是全省第三大、河源全市最大的撂荒耕地村,耕地自2003年開始撂荒,面積近1000畝。
“供銷社有技術、平臺、銷售渠道,但是沒有土地;農村有土地,但沒有耕種的人、規(guī)?;N植技術及農產品銷售網絡等?!绱濉献鹘ㄔO供銷農場,可以形成優(yōu)勢互補。”和平縣農業(yè)農村局種植業(yè)管理股負責人周國衛(wèi)說。
土地只有連成片,才能發(fā)展現(xiàn)代農業(yè)。雖然“社村”合作優(yōu)勢明顯,但土地流轉面臨的阻力不小?!安簧俅迕癫辉钙铺锕。麄兏氚淹恋亓艚o子孫后代?!焙推缴绱骞究偨浝砝钪狙笳f。
湯湖村黨支部書記黃永紅介紹,有些村民怕田埂被打破了,土地流轉合同到期后,就找不到自己家的田了,還有些村民在地里種了果樹、油茶等經濟作物,不愿意流轉。
針對上述問題,湯湖村“兩委”干部擰成一股繩,入戶勸導:“土地是確了權的,縣鎮(zhèn)村各級都有衛(wèi)星圖、圖斑、圖紙,農戶的田在哪里、是什么形狀,村委會、鎮(zhèn)政府、縣農業(yè)農村局都有存檔。請大家放心,絕對不會找不到?!?/p>
“如果合約到期要重新分田,我們會在土地面積不變的前提下,將每家分散的田地集中成一整塊給回大家。如果想要回原來的地塊也可以?!秉S永紅說,為了引進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產業(yè),大家硬著頭皮一次次上門。
針對已經在土地上種植經濟作物的村民,村干部就向他們普法?!盎巨r田不可以種經濟作物,這是明文規(guī)定,大家都要遵守?!秉S永紅說,即使村民不愿流轉土地,也要求他們將經濟作物拔除。
對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,村干部同時向他們的子女做工作,“年輕人是比較支持的”。最終,村民一致同意流轉土地。其中一個面積106畝,涉及4個生產隊、近200戶村民的地塊順利完成流轉。
2024年,和平縣完成土地流轉9224畝,近萬畝分散的“小田”整合成260塊連片“大田”。湯湖村在和平社村公司2024年向各鎮(zhèn)村發(fā)放的土地流轉獎勵中,獲得了數(shù)額最高的8萬元獎勵。
引入社會化服務機制
破解誰種地、怎么種難題
土地有了,還要解決誰來種的問題。在“社村”合作框架下,2024年,《和平縣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及全程托管三年行動工作方案》印發(fā),要求在省供銷社有關下屬公司全力支持下,打造“縣鎮(zhèn)村聯(lián)合+全程化服務”全產業(yè)鏈經營服務體系,解決農民不會種、不愿種的問題。
“我們將規(guī)范、標準的種植經驗在湯湖農場進行示范,目標是先做給農戶看,再帶著農戶干,最后帶著大戶一起干?!崩钪狙笳f。
以豇豆種植為例,從起壟、間隔、行距,竹簽與拉網的寬度厚度,農藥的使用,到豇豆商品化處理中的分類挑選、包裝都有嚴格標準。商品化處理后的豇豆分等級進入市場,一級豆可直接進入胖東來、錢大媽、永輝、盒馬等大型商超。
今年40多歲的湯湖村村民宋慧將自家撂荒地流轉給村集體經聯(lián)社,自己就在湯湖農場務工。“一天有120元?!彼位壅f。
撂荒地變良田,不僅重塑了鄉(xiāng)村田園風貌,更帶動湯湖村村集體收益增加約31.8萬元。與此同時,湯湖村實施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提升行動及推動溫泉泉眼、法治文化廣場、污水管網、停車場等項目建設,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。2024年,湯湖村上榜省“百千萬工程”典型村。
“村里的公共服務設施更完善,運動場所也建起來了,村民的滿意度獲得感進一步提升?!彼位壅f。
為助推村農業(yè)產業(yè)發(fā)展,湯湖村正在建設一條連接國道和農場的產業(yè)大道,全長約4公里、寬約8米,目前已做好路基,等待硬底化。
去年9月至今,和平社村公司支付聯(lián)動帶動村集體經濟發(fā)展的資金已超500多萬元,位居全省12個試點縣前列,支付村民務工費超過100萬元。
按照計劃,湯湖農場一期面積約106畝,主要種植蔬菜和豇豆;二期面積約569畝,主要種植水稻和豇豆;三期引領創(chuàng)建面積約325畝,最終打造湯湖村千畝示范供銷農場。
“接下來,我們還將在全縣試點鎮(zhèn)、試點村與‘百千萬工程’典型村布局1000畝豇豆、1000畝玉米種植基地?!崩钪狙笳f,隨著湯湖農場建設的深入推進,今年預計帶動村集體收入增加超百萬元。